- · 《自然辩证法通讯》投稿[01/26]
- · 《自然辩证法通讯》期刊[01/26]
- · 自然辩证法通讯版面费是[01/26]
为啥反对沦陷区中国人讲日语?这个日本人算是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今天说一个日本科学家,长冈半太郎。 他的名字,你不太熟悉,但其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说过一句话,就是为了这句话,飞春读传有必要把他介绍给大家。 这句话就是: “(对中
今天说一个日本科学家,长冈半太郎。
他的名字,你不太熟悉,但其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说过一句话,就是为了这句话,飞春读传有必要把他介绍给大家。
这句话就是:
“(对中国),日本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个国民和国家。必须充分考虑此国民的伟大之处,以及他们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让其讲日语的事就算了吧!”
这是日本在沦陷区推行日语时,长冈说的一句良心话。待会儿我们详细讲其何出此言。现在我们先来看看他的一生。

沦陷区的日语学校
一、中国强,东方才是真的强。
中国强,东方才是真的强。
何出此言?
这是发生在长冈18岁那年的事。
长冈生于1865年的日本长崎县大村市。
1865,是日本江户末年,3年后日本进入明治时代,可见他是在倒幕运动、尊王攘夷的年月出生的。
没错,他的父亲就是倒幕运动中东征有功的监军,明治政府建立后,他分得东京一文官,从此荫翳妻儿,长冈一出生就站在老爹的肩膀上,注定要享受优质政府教育资源。
他的父亲常在东京、大阪等地工作,在明治政府全盘吸收西方文明的背景下,东京建起了全英文教学的小学,他父亲是有识之士,在长冈11岁那年,把他转到官立东京英语小学。

配图
16岁,长冈入东京大学预科班学习,重点学习物理。
翌年,顺理成章升入了东京大学理学部。
不过,在进入大学第二年,面临选择专业时,长冈犯了愁,因为他在大学从未听说有东方人在自然科学方面有重大成就的。
东方人有无研究重大科学的能力?
我能学好物理学吗?
自己一生在科研上有无潜力?
为了弄清这些事关自己一生前途和事业的重要疑惑,他决定休学,专门考察这个问题。
日本是一个外土文明舶来的国家,考察东方人的自然科学能力,日本历史文明不足为训,他于是把目光瞄准同文同种的中国,翻阅了中国大量古籍,如《庄子》《山海经》,深度查阅相关中国科学史。
当他发现中国人研究过北极光、精确记录过天体运动,还发明了指南针等,对人类做出过一系列领先世界的重大科技贡献后,他确定东方人在科研方面是有原创能力的。
这为他后来进击自然科学,树立了坚定的信心。
从此,他一生交付自然科学,相信自己精诚付出,必将在某方面有所突破。
我们常说,信心比金子都贵,长冈的信心,是从中国古籍中找到了最为珍贵的源泉。这种精神,从某一方面说,支撑着日本科研漫漫求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直至今天“称霸”诺贝尔奖。
为什么这样说?
我们下面就来看长冈的科研成就。

长冈
二、死前完成夙愿
长冈之于日本,如牛顿之于英国。
他从东京大学物理学专业一毕业,就升入该校研究生院,之后任副教授,然后又获得该校第3个与物理学有关的博士学位。
明治时期是日本科研迅速发展时期,优秀毕业生被公派到欧洲留学,这是日本后来科技崛起的基础。
长冈在德国、奥地利名校学习了3年,师从国际顶尖物理学专家,把先进的研究成果同步传播到了日本。
回来后,他就成了东京大学的首任物理学教授,正式开启了日本原子物理学的研究,此时,他才31岁。第二年,东京大学就改名为东京帝国大学。
长冈是日本物理学研究的第一代奠基人。

东京大学图书室
他在1903年,就预言了原子内质子的存在,并提出了类似土星运行的“原子土星模型”。不过,此时由于日本物理科研尚处“幼年”,没有资质和话语权,他发表的论文并没有得到西方重视。
7年后,英国卢瑟夫提出了“原子行星模型”,与长冈的理论大同小异,却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长冈知道后,并没有在意,而是继续全身心投入到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中,他知道,培养更多的物理科研人才,才是日本多年后胜出的根本。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907年,他与其他人组成委员会,在日本仙台市创立了东北大学;
1926年,他从东京帝国大学退休,继续科研,就任理化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1931——1934年,他以年近古稀之年,作为首任校长,受命创立大阪帝国大学;
1943年,78岁的他还在发表论文;
文章来源:《自然辩证法通讯》 网址: http://www.zrbzftx.cn/zonghexinwen/2021/0714/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