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后加入美籍,晚年改回中国籍,杨振宁回国

来源:自然辩证法通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 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同时荣获 诺贝尔 物理学奖,消息一出,全世界华人都沸腾了。 而随后杨振宁选择了继续留在美国,并在7年后加入美国国籍。 20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同时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消息一出,全世界华人都沸腾了。

而随后杨振宁选择了继续留在美国,并在7年后加入美国国籍。

2017年,中国科学院官方发布消息称,杨振宁先生已正式转为中科院院士,就职于数学物理学部。什么时候外国国籍也能成为中科院院士了?

人们震惊之余,才发现杨振宁早已经于2015年放弃美国国籍、转回中国国籍。

杨振宁改国籍一事在互联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而被讨论最多的就是:杨振宁在建国初期为什么不回来却加入美国国籍?

现在中国发展好了,93岁高龄的时候才改回国籍,这是回来养老么?

由于对科学界了解不多,大部分人不知道杨振宁先生对于现代物理学的重要意义,更不了解他多年来一直密切关注中国教育事业,并积极投身于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考入大学,进入物理领域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父亲杨武之是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1929年,杨武之应邀到清华大学参与筹建数学系,7岁的杨振宁跟随父母住进了清华园西院11号。

在清华园,杨振宁度过了难忘的8年时光,杨振宁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为他在物理学和数学上的惊人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8年夏天,杨振宁在父亲的支持下参加高考,并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西南联大化学系录取。


勤学刻苦的杨振宁利用开学前夕的空闲时间,自修了物理学后,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进入大学后他就果断提交申请转到了物理系。

西南联大物理系聚齐了国内顶尖学府的物理学精英。

杨振宁在吴大猷、王竹溪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对称性分析和统计力学领域,为他以后在美国的求学、科研以及获得诺贝尔奖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留学海外,攀登学术高峰

二战后,美国逐渐成为世界科学中心。1945年,杨振宁拿到了庚子赔款奖学金,与20多名各个学科的优秀人才一起登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

杨振宁的导师是闻名世界的物理学家爱德华?泰勒,素有“氢弹之父”之称。杨振宁曾经为了报效祖国,放弃了自己擅长的理论物理,而转学新中国发展急需的实验物理。

然而人各有所长,杨振宁也在研究实验物理的过程中不断受挫。在导师泰勒的及时开导下,杨振宁重新回到了顶尖的理论物理领域。

1948年6月,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就进入了令全世界研究者向往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修博士后研究,并在这里迎来了他的学术黄金期。


20世纪4、50年代,科技高速发展,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科学仪器日趋精密。科学家们在宇宙射线里探测到了新的粒子,宇宙守恒问题因而备受关注。

杨振宁与同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李政道共同研究这一课题。1956年,他们冲破难关,提出了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理论。

1957年12月10日,杨振宁和李政道成为了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大厅中最耀眼的两个年轻人,向全世界证明华人一样可以站在科学界的顶端。


在诺贝尔奖的获奖感言中,杨振宁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为能致力于现代科学的发展而自豪。

父亲杨武之得知消息后热泪盈眶,为儿子的成就感到自豪。他出国劝杨振宁回国:新中国正是大力发展科技的时候,国家需要你。

杨振宁陷入沉思,斟酌着回答:父亲,我所专研的理论回国并不能直接用在科研上,且会浪费大量的财力;理论物理上还有很多领域等待探索,我留下来,才能研究出更先进的物理知识,将来祖国发展起来,我一定会带着这些成果回去,传授给更多的学生。


杨武之前后劝说了3次都没有说服儿子,他虽然很失望,但是也没有强求。

留在美国的杨振宁废寝忘食地做研究,然而他逐渐发现,只有美籍的科学家才能进入最一流的实验室,使用最先进的设备,拿到最完整的研究数据。他不得不选择加入美国国籍。

文章来源:《自然辩证法通讯》 网址: http://www.zrbzftx.cn/zonghexinwen/2021/1201/641.html



上一篇:数字“异化”生存
下一篇:第八届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在深召开

自然辩证法通讯投稿 | 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 自然辩证法通讯版面费 | 自然辩证法通讯论文发表 | 自然辩证法通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